聚势赋能,笃力前行。10月19日上午,安家中心小学数学组全体教师齐聚录播教室,围绕“核心问题驱动儿童结构化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江苏省数学特级教师姚建法校长指导。
首先,六年级组邹亚飞老师执教了一节《列方程解决分数除法实际问题》。邹老师从复习导入,重点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在“说”“悟”“练”的教学环节中帮助学生建立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模型,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有意识地渗透思维训练。整节课扎实有序推进,学生思维有生长。
接着,四年级组杨红玉老师执教了一节《不含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杨老师通过复习两步混合运算,帮助学生回顾运算法则。在新知学习过程中充分让学生独立尝试,自主探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情境,理解运算顺序。再通过例题的变式,让学生加深对运算顺序的理解。最后通过“试一试”的教学,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全班交流,提升学生计算技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课后,邹老师和杨老师就自己在磨课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自己的思考与大家分享。随后,其他老师针对两节课,各抒己见。
汪红伟老师认为邹老师这节课在习题的设计上层层递进,逐步提高,既照顾到大多数同学,又能让一些同学跳一跳摘到更大的桃子。 邹老师还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蒋金俊老师觉得杨老师的课堂由浅入深,行课过程自然接洽,并且杨老师能够以学生为主体,算用结合,扎实有效。
姚特首先指名要求王斌老师从结构化学习和多元表征的角度对两节课进行点评。王斌老师重点从《列方程解决分数除法实际问题》一课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认为本课教材虽然意向明确,突出方程解决分数除法问题的优点,但教学中应放手让学生先进行自主探究,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并重点厘清用分数除法解决问题的算理。然后通过对比发现方程的优势,从而产生深刻的认识和真正的需求。
姚建法校长认为两位老师的教学有以下优点:①学科知识能够在表达中生成。尤其是邹老师能够给予学生解题的序列,培养学生思维的序,思维的序立起来,思维的品质就起来了。②学生思维在比较中生长。杨老师能够通过多次对比,凸显计算的本质,形成知识,方法和思维的结构化。姚校长也提出了一些指导性的意见:①热身运动可以放在课前,杨老师可以使问题更开放,让运算顺序立起来。②要呈现不同的学生资源,架构不同方法之间的桥梁,从而使方法进行优化。③解决学生替代问题,要让学生有上台发言的机会,使言语表征和动作表征相结合,方便他人的理解。④问题情境尽量使用学生熟悉的校园和教室,贴近学生的生活,唤醒学生的经验。
活动最后,黄剑峰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六年级的《列方程解决分数除法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三个值得思考的问题:①本课是“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课例,为什么教材要把这个内容编排在分数除法单元?②单位“1”未知就一定要列方程解决吗?列方程解决分数除法问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③明年新教材不教方程了,这样的问题又会如何教学呢?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安小的数学组老师将抱团成长,共研共学,齐步前进。
(安家中心小学供稿 摄影:丁飞 文字:何晶晶 编辑:刘璐娴 审核:李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