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新闻
长程推进 智慧碰撞 创生课程
记我校钱丽娟名教师成长营第九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0-06-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涛

长程推进 智慧碰撞 创生课程

——记我校钱丽娟名教师成长营第九次活动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一场淅淅沥沥的小雨,让田妈妈农业生态园变得别有韵味。5月28日,我校钱丽娟名教师成长营骨干成员在生态园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归类、分析园区资源,形成了对园区资源的整体感知

微信图片_20200624083800.jpg微信图片_20200624083646.jpg 

5月31日,成长营骨干教师们进行网络平台线上交流,研讨基于特色资源下的“自然类场馆”课程内容,形成了初步的框架。

6月5日,骨干成员齐聚田妈妈农业生态园,进行一场头脑风暴、智慧碰撞,共同探讨校外自然类场馆课程内容体系。

王俪瑾老师团队指向的是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分别从游园会、职业体验和团建活动三个角度架构社会实践体验类课程内容。

微信图片_20200624083652.jpg 

倪佼老师团队从“亲近自然”这个维度,利用生态园中特色产品——火龙果、绣球花两种资源,对课程进行详细的规划。预设通过老师带领孩子们研究果树、花卉的种植过程,进行现场的嫁接、筛果、扦插等体验,在实践中达成课程目标。

微信图片_20200624083656.jpg 

肖媛媛老师团队则聚焦“成长体验”这个维度,依托“一年级入队仪式”、“三年级成长礼”以及“六年级毕业仪式”,与生态园现有资源进行结合,架构了“启蒙悟语”、“成长心语”和“毕业梦语”三块内容,让孩子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验成长的意义。

微信图片_20200624083658.jpg 

微信图片_20200624083702.jpg

听完老师们的课程架构预设,田妈妈生态园负责人魏国先生提出了园区方的想法和建议:基于园区资源植物的生长规律,注重活动的体验性和参与性。

在听取了各组的报告后,钱丽娟老师带领组员们进行了现场头脑风暴。钱老师立足“课程领域的重构、课程目标的定位、课程内容的架构、实施方式的预设、评价模块的重组”等方面进行“校外自然类场馆”课程研发的指导。

接下来,每一个课程研讨团队会重构“校外自然类场馆”课程体系,形成基于“田妈妈农业生态园”的特色课程。后期,我们将回归“课堂教学”,聚焦教师指导的研讨,把课程的实施逐步落地,让学生在课程的推进过程中,达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培养目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友情链接
    Copyright 2008-2018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 怀念旧版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安家街道  邮编:213126  联系电话:0519-85971081苏ICP备102015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