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列表
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
发布时间:2019-02-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李晓菊

李晓菊

合上书,我舒了一口气,心绪久久不能平复,仿佛还没有离开书中的那个世界。还记得刚翻开书时的疑问、不解,为何韩太太对待天星和新月是如此的不同?不解为何韩子奇的性格变化如此之大?

《穆斯林的葬礼》讲述了京华老字号玉器行“奇珍斋”的梁亦清,他原本是回族底层的琢玉艺人,有两个女儿,长女君璧,次女冰玉。一天,前往麦加朝圣的一老一少敲开了奇珍斋的大门,小的名叫易卜拉欣,被玉吸引留下做了梁亦清的徒弟,改名叫韩子奇。师徒两人正为一件订货劳作,这是专做洋人买卖的“汇远斋”定做的“郑和航海船”。郑和是回族的英雄,他们决心做好这件光耀民族精神的作品,三年的精雕细刻将在中秋佳节完成。不料梁亦清突然晕倒,宝船被毁,人也丧命。为了抵债,梁家将奇珍斋转给汇远斋的老板,韩子奇为了报仇则潜伏到“汇远斋”当了学徒。

三年后,他学有所成,回到奇珍斋娶了长女君璧,决心重振家业,十年之后名冠京华,又得贵子取名天星,碰巧遇上农村里被日本人带走中途逃走的中年妇女,便认这妇女为大姐,让长子天星唤她姑妈。

之后日寇侵华战争爆发,韩子奇担心玉器珍品被毁,随英商亨特来到伦敦。妻妹冰玉因情感受挫,执意离开,便不顾姐姐反对,与姐夫一起前往英国。在伦敦,亨特的儿子奥利弗爱上了冰玉,但奥利弗在伦敦大轰炸中不幸丧生,冰玉在孤独、伤心的情况下爱上了韩子奇,并生下新月。战后一同回国,姐姐君璧不容母女俩,冰玉决定带女儿远走他乡,韩子奇苦求,留下女儿。新月逐渐长大成人,以优异成绩考上北大西语系。之后与班主任楚雁潮相爱,因楚老师是汉族,遭到韩太太反对,他们的爱情却在阻挠中愈加坚固,而哥哥也因母亲的心计所使,没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容桂芳结婚,而是娶了新月的同学陈淑彦,当发现时,一切都来不及了。新月因严重的心脏病,只活到十九岁,楚雁潮及新月一家悲痛欲绝。哥哥,嫂子挑起了家里的担子。后来韩子奇,梁君璧相继去世。多年以后,冰玉回来了,在新月生日那天拎着蛋糕出现,只是一切早已是物是人非。

小说中人物的形象鲜明,对于其中的人物我也有自己的看法。作者塑造的韩新月是一个近乎完美的形象,她善良、优秀、聪明,却因为心脏病而失去了享受生命的权力,这是令人惋惜的,可是与此同时这个人物身上的矛盾也更加明显,在故事情节中我逐渐感受到这个人物的感谢,怯懦,和内心深处的孤独。她没有真真感受过母爱,她的心只被姑妈温暖过。

关于韩子奇,是一个让我很为纠结的人物,他重情义,为师傅撑起奇珍斋这个名号,为报答师傅,娶了梁君璧为妻,经营奇珍斋。可是却懦弱,瞻前顾后辜负了两个爱她他的女人。他爱玉,把玉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重要,这值得吗,或许他的一生是慌乱的。

小说的结尾无疑是悲剧的,从姑妈的死到新月的死,“无常”的背后我所看到的是人的一生,是何其的短暂。新月的死,无疑是让人伤感的,而年轻的生命的逝去,不禁引起了我的思考。生命是脆弱的,没有人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新月是不幸的,在为父亲担心的时候,自己心脏病病发。自此,不断的与病魔相抵抗。我在不断的成长中逐渐感受到了所谓的生与死。生死是庄重的,不可亵渎的。小说中有宗教背景,他们的宗教信仰也是我们所不能体会的。对于生命:前两天在马路上,红绿灯路口,发生了最不愿看到的一幕,前面一辆黑色的轿车轧死了一只小狗。这一切发生的太快了,快到我还没有意识到,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奄奄一息了。我呆呆的看着,那条小狗身旁还围着两只狗,一条身形较大,一条身形较小。它们围着小狗不知所措,凌乱的步子暴露了它们的慌乱。那辆肇事车辆的车主并没有下车,在短暂的停顿后扬长而去。这一幕使我心慌,或许这只小狗从没想过他会以这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这么的突然。这一幕又使我害怕,害怕生命的不堪。“人是世间的匆匆过客,躯体是灵魂临时的依附之所,活着只是短暂的一瞬,死后才是永生”。

从小说中了解到了那个时代,那些所谓的宗教、所谓的信仰及所谓的爱情。这本书想表述的远不止这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8-2018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