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习 心 得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季亚芬
前些日子,和一位老师聊到“和”文化,那老师说,“家”文化还没弄懂到底是怎么回事,现在又搞“和”文化?当时我深有同感。直至认真阅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习近平眼里的“家”
》、《习近平用“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培育崇德向善风气 建设和谐文明国度》这三篇文章后,我才对学校的“家”文化、“和”文化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在《习近平眼里的“家”》一文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迁移到我们学校,我认为,每一个班集体是我们这个学校的细胞。作为班主任,我要做好每一个孩子的家长,重言传、重身教,教知识、育品德,我要用自身的言谈举止,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来陶冶孩子的情操,影响孩子的行为;营造一个充满正能力的、充满安全感的、积极向上的班集体,为和谐的安家小学这个大家庭助力。
在《习近平用“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文中。习近平以“和平、和合、和谐”的价值观为核心,以“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理念为国际交往准则,以不同文明的平等包容、相互借鉴为基础,逐步打破民族国家的限制,推进民主、公平、正义的国际新秩序,构建全球经济与政治、文化与文明、命运与生命共同体,从而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人类永久和平愿景。
我校也在努力构建“和”文化。构建和文化的话语体系,让核心素养真正转化为师生可以去做的行为指标,形成可以指导师生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手册。我觉得这个愿望是很好的,但是我有点悲观。
记得上学期一次家长会上,有一位家长在我们设计的家校反馈表上就提出了质疑。他说,家长会听到的都是有关学习的,怎么没有一点是关于思想品德的?说实在话当时我蛮受震动的。确实,我原本也准备了一些关于文明礼貌,认真值日等方面的内容。但由于时间不够就省略了这部分内容。这种现象当然不是只存在我身上。在成绩唯上的大环境下,我们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抓教学,而忽视了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要成绩,教师要成绩,学生要成绩,而成绩是怎么来的并不重要。构建“和”文化真的能做到吗?
认真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培育崇德向善风气 建设和谐文明国度》一文后,我对“和”文化的构建又有了信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培育崇德向善风气 建设和谐文明国度》一文中指出,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我想如果领导对教师少一些冠冕堂皇的官话,多一份真心的体恤;教师对领导少一些抱怨,多一份设身处地的理解;教师与教师少一些恶性竞争,多一份真诚合作,;教师对学生少一些严苛,多一份包容。如果我们从上而下都能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讲正气、作奉献。构建“和”文化只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