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列表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读后感
发布时间:2018-12-1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涛

中国是世界人口第一的国家,人口数量的庞大造成了城市的拥堵,也造成了人们出行的困难。“2015年初国家统计局网站公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2014年末全国大陆人户分离的人口为2.98亿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53亿人。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代表的是新的一年的到来,合家团聚辞旧迎新必不可少。春节在游子心中蕴含着一种情结,无论身在何处,过年时回到了故土,就有一种回到家的感觉。大量的流动人口中的大部分将于春节回到久别的故乡,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并且人口众多,所以经济、快捷的铁路在交通运输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成为一种受广泛使用的运输方式。“春运”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词汇应运而生。2015年的春运与2月4日启动,在40多天的春运期间,将有超过28亿人次出行,其中很大一部分选择的是铁路运输。

“12306”这个网站,许多中国人经常会与这个网站打交道。由铁道部下属的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主导,联合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太极股份)、同方股份有限公司(同方股份)共同参与建设的“12306”网站实现了第一次在全国铁路实行网络电话订票。截至2012年1月8日已经达到每天200万张,“12306”网站的注册用户已超过1000万人。1月1日至7日,网站日均点击次数已经超过了10亿次。“12306”网站受到如此高度的关注与巨大的访问量。在“{域名已经过期}”打开主页需要建60多个HTTP连接,车票预订页面则有70多个HTTP请求,并且现在的浏览器都是并发请求的。所以,只要有100万个用户,就会有6000万个链接由此可见,“12306”网站关联的数据数量的巨大。

“12306”网站的建立,使准备购票的旅客,从只可到售票窗口询问或到车站大屏幕上看余票数额变为足不出户即可了解,时时刻刻掌握当日列车车次情况以及余票数量。此举极大的方便了旅客,也缓解了列车车站的拥堵,减轻了车站一线工作人员的负担。

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安嫩伯格通信学院的马丁·希尔伯特(Martin Hilbert)对于我们身边的数据的量进行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他试图计算出人类所创造和传播的一切信息的数目。他的研究范围不仅包括文字、图画、邮件、音乐、照片、视频,还包括电子游戏、短信、社交信息、电话、导航等等。希尔伯特还以收听率和收视率为基础,对电台电视等广播媒体进行了研究。

据他估算,2007年,人类大约存储了超过300艾字节的数据。下面这个比喻应该可以帮助人们更容易地理解这意味着什么了。一部完整的数字电影可以压缩成一个GB的文件,而一个艾字节相当于10亿GB,一个泽字节则相当于1024艾字节。总之,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量。

“早期数字信息的数量是不多的。对于长期在网上冲浪和购书的人来说,那只是一个微小的部分。事实上,在1986年的时候,世界上约40%的计算能力都被运用在袖珍计算器上,那时候,所有个人电脑的处理能力之和还没有所有袖珍计算器处理能力之和高。但是因为数字数据的快速增长,整个局势很快就颠倒过来了。按照希尔伯特的说法,数字数据的数量每三年多就会翻一倍。相反,模拟数据的数量则基本上没有增加。 大数据的力量 到2013年,世界上存储的数据预计能达到约1.2泽字节,其中非数字数据只占不到2%。这样大的数据量意味着什么?如果把这些数据全部记在书中,这些书可以覆盖整个美国52次。如果将之存储在只读光盘上,这些光盘可以堆成五堆,每一堆都可以伸到月球。公元前3世纪,埃及的托勒密二世竭力收集了当时所有的书写作品,所以伟大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可以代表世界上所有的知识量。但当数字数据洪流席卷世界之后,每个地球人都可以获得大量数据信息,相当于当时亚历山大图书馆存储的数据总量的320倍之多。”

人类存储信息量的增长速度比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快4倍,数据已然成为人类认知的来源以及知识的源泉,人类的思维从数据中汲取养分。大数据改变了人类的购物方式,改变了人类的出行方式,改变了人类的认知方式,改变了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大数据推动的不只有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推动的是时代的前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8-2018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