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列表
谈理想,要切合实际
发布时间:2016-04-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陈春松

本期期话题:近年,随着芙蓉姐姐、凤姐以及papi酱的出现,“网红”逐渐从被网民关注的独特行为演变成一种职业甚至一项事业。最近,网上就爆出一位母亲因为小学三年级的女儿未来的理想是当“网红”,不知该如何是好。当“网红”到底是不务正业还是一种正当的职业规划,如果你的孩子或者学生说要当一名“网红”,你怎么回应?。(《常州日报》2016.0421)

                                          谈理想,要切合实际

   当“网红”,虽不能说是“不务正业”,但也算不上“是一种正当的职业规划”。能成为“网红”的人,有两种成因:一种为自身的某种特长、本领、天赋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一种为某种爱好、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观以及看客有意或无意间受到虚拟的网络世界的追捧从而走红。“网红”的产生不是自然生存的,而是网络媒介推手以及受网民心理需求等环境综合作用下的结果。因此,小学三年级孩子未来的理想是当“网红”,令人匪夷所思,显然缺失理想教育。

谈理想,要切合实际,否则影响孩子健康成长。大人与小孩谈理想,不要当“网红”、科学家、文学家什么的,而要培养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家长和教师不妨教导孩子端正“理想与实际”的认识,帮助他树立起“大理想”的同时,再引导他树立起通过自身努力而实现的“小理想”,让他从“小理想”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去实现“大理想”。对孩子进行理想前途教育,这是家长和教师共同承担的一项艰巨任务,不但要有恒心,而且还要着眼现实,展望未来,对孩子谈到的理想,要循循善诱,有的放矢地诱导。

身为家长,当听到孩子当“网红”的理想时,要引导孩子依据自己学习能力,努力志向,期望值不能太高。孩子从小学习很要好,个性发展已形成,兴趣爱好已产生,某种特长能发挥,这时家长应该从他的特长和潜能出发,多考虑其个性的发展,因势利导,帮助他树立带有“职业规划”的理想。如果孩子是音乐爱好者,那么就应多从音乐这个角度提出希望,并视其潜能确立期望值的高低。对潜能大的孩子,家长就要给孩子提出高要求,培养孩子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使孩子的理想与社会的需求相吻合。

作为教师,在回应学生理想当“网红”这个问题时,顺应进行理想教育:一是教育学生从小要树立正确的理想,小理想,大作为,促使学生朝着理想不断奋进。二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避免脱离实际谈理想,适时对学生提出理想方面的要求。三是以德启智,德智相长,培养有社会理想的学生。四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重视理想的个体差异,利用情感因素培养孩子的理想。

听琴者去松下,听萧者去月下,听瀑者去涧边,听梵呗者去山中。一个合格的父母应该是这样回应孩子:“理想成为清洁工”的孩子和“理想成为‘网红’”的孩子一样优秀,做个平凡的人并非低人一等,而所有的人原本都是平凡的,不平凡的差距是在后天努力的岁月里形成的。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
    Copyright 2008-2018 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心小学 All rights reserved